迎接亚洲的时代——在第四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郑杭生
2013年11月2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早上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第四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刚才各位领导都发表了很精彩的致辞。在此,我谨代表会议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也代表中国社会学会及其下属的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向第四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并预祝在接下来3天的会议研讨和交流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据我所知,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促成这个系列会议的重要契机,当时有很多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环境社会学者参加了会议,表达了进一步开展彼此之间学术交流的愿望。在日本环境社会学界和法政大学同仁的积极推动下,2008年在日本举办了首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又举办了两届。本届会议在中国举办,是中国环境社会学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也是中外学者对话交流的大好机会。
新世纪以来,中国环境社会学取得了长足进展,环境社会学的学术共同体日益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绩,国际交流也日趋活跃。目前,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已经是中国社会学会下属的重要二级学会,凝聚了近百名会员。该委员会推动实施了国内学术交流的制度化,已经召开三届学术研讨会,明年第四届将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委员会组织编辑了“中国环境社会学”年刊,目前已经出版2册,今后将与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同步,定期编辑出版。委员会还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建设了“中国环境社会学网”,现已正式投入运行。委员会也积极参与中国人民大学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积累了多个年份的全国抽样的调查数据。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已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等等。这些机构围绕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水污染与健康、草原生态保护、海洋开发与保护等重要主题,已经发表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为推动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快速发展有着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学的理解和定义并不排斥对于环境因素的关注和研究。我曾经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其中,地理环境和资源因素是社会运行的重要条件。事实上,我的学生洪大用教授开展环境社会学研究也是受此启发,是对我的社会运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现在,环境因素已经是中国社会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社会学会已经举办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年会。学会的各位领导都对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组织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抱有殷切期待。另一方面,中国高速发展的现实,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政府推动环境保护与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几乎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很薄弱,环境保护长期投入不足,欠帐较多,以至环境质量持续衰退。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大幅度增加了投入,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并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上升到了推进整体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政府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工作重点的调整,无疑给环境社会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增添了巨大的动力。可以说,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在此,我衷心期望中国环境社会学者这支年轻队伍,抢抓机遇、抓好机遇,把握好时代脉搏和主要矛盾,刻苦努力,认真研究,加强交流,在回应并参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促进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快速发展,并为中国社会学乃至世界社会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我也衷心期望与会的各位国际朋友,积极关心支持中国环境社会学,积极参与研究和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类似这个会议的定期学术会议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各方还可以探讨加强人员互访、学生互派以及开展合作研究,不断丰富充实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各位同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转变的过程中。种种迹象表明,亚洲的和平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21世纪应该是亚洲的世纪,是亚洲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发展、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的世纪。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亚洲的文化学术也应有更大的发展,应该在国际文化学术界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具有更大的和更为积极的影响力。我相信,由于文化上的亲和性,由于地域的共同利益,由于曾经具有的相似的发展境遇和发展经历,亚洲的文化学术发出共同的声音是可能的,而加强我们内部的沟通和交流则是加快我们彼此之间形成共识的必经之路。我期望亚洲内部的文化学术交流更加活跃,更加具有实质性内容。当然,我们也欢迎关心亚洲、关心东亚的其他人士积极加入我们的交流,我们亚洲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是开放的,面向全球的。
最后,我再次预祝本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国际同仁中国之行顺利,祝大家身心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