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环境社会学网”是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的专业网站。本网站在中国社会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领导下,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其宗旨是“促进环境社会学研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社会学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恢复重建,彼时环境议题正在全球浮现,对中国社会学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在197265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的第二年,中国政府就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迈出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关键性的一步。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中国政府在启动经济改革开放的第二年(1979年)就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明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相应地,作为恢复重建后中国社会学会(成立于19793月,当时名称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后于19825月更名为“中国社会学会”)的首任会长,费孝通先生也非常关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他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作了《及早重视小城镇的环境问题》发言,强调应防范小城镇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大城市环境问题向小城镇的蔓延,并在《边区开发四题》中提到保护牧区自然生态要注重种林治沙。后来曾长期担任中国社会学会领导职务的郑杭生先生将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并在其与李强教授等共同完成的社会运行学派代表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从理论上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运行条件分析的重要内容。1998-1999年,在郑杭生先生的直接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洪大用运用社会转型视角,对中国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学研究,为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环境社会学研究进行了有价值的先期探索。

    在老一辈社会学家远见卓识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会非常重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组织建设。早在1992年,中国社会学会就设立了“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曾任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司司长的沈益民先生担任首届会长。该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向广大群众宣传政府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政策,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呼声。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后,为加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教育,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12月,在时任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研究员、郑杭生教授,会长李培林研究员、秘书处负责人和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代理负责人童乘珠女士等的大力支持协调下,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教授当选为会长,河海大学陈阿江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包智明教授、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吉林大学林兵教授、北京大学秦明瑞教授、南京大学张玉林教授和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沈建宇先生当选为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益龙教授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一致通过决议,聘请郑杭生教授、陆学艺研究员和童乘珠女士担任名誉会长,聘请李培林研究员、李强教授、马戎教授、李路路教授、宋林飞教授、李友梅教授和沈殿忠研究员担任顾问,聘请高燕副教授、任国英教授、王书明教授和尹萍女士担任副秘书长。20097月,经由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决议,正式将原“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更名为“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并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目前,该专业委员会有理事会员60余人。

    根据目前可以掌握的文献,中国环境社会学的专业研究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年,狄菊馨、沈健编译了美国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和卡顿发表在《社会学年评》(1979年第5卷)上的一篇文章,即《环境社会学及其基本的分析结构》,并发表在《国外社会科学文摘》第11期。从那时以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还是相当之少。作为社会学的主流杂志之一,《社会学研究》在1993年第5期和19946期分别刊发了北京大学麻国庆教授的《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和卢淑华教授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本溪市的环境污染与居民的区位分布》两篇文章,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型社会调查的实施和对国外环境社会学的深度介绍,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多,成果水平也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研究者的学科意识逐步强化。尤其是,1995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于1995年组织实施了首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之后在2003年、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有关学术单位实施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中不断完善,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大大深化了环境社会学中关于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的研究。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已经包括了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环境问题(水和垃圾污染等等)、环境关心、环境行为、环境抗争、环境政策、生态文化、海洋利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生态现代化等等广泛领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

    与此同时,环境社会学的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也逐步加强。在教材建设方面,国内学者翻译和编写的教材逐步增多,并不断完善。1998年肖晨阳等翻译出版了查尔斯•哈伯的《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的人文视野》,这应该是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第一部教材。接下来,包智明于1999年翻译出版了饭岛伸子的《环境社会学》,洪大用、宋金文等在2009年分别翻译出版了约翰·汉尼根的《环境社会学》和鸟越皓之的《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着的角度思考》,昌敦虎在2010年翻译出版了迈克尔·贝尔的《环境社会学的邀请》。应该说,这些教材对于传播环境社会学和培养专业人才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已经有多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培养环境社会学的博士和硕士,并为本科生开设环境社会学课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系、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都是其中的重要机构。

    中国环境社会学者之间交流的学术会议也日益制度化。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目前负责支持筹办两个系列的学术会议,即:“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和“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于2006年承办了首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河海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了第二届会议,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了第三届会议,第四届拟于2014年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继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经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环境社会学者集体商议,2008年由日本法政大学承办了首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由台湾清华大学承办第二届会议,2011年由韩国加图尔大学承办第三届会议,第四届会议将于2013年由中国河海大学承办。

    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国际环境社会学社区的关注。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继2007年支持举办“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于20107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教授出席了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世界社会学大会暨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大会,并选举洪大用教授为2010-2014年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执行理事。在该次大会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主题会议上,洪大用教授应邀发表了题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大会演讲,集中讨论了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议题以及中国社会变迁对于社会学发展的意义。同时,在“社会理论与环境”分论坛上,洪大用教授还应邀作了题为“中国低碳社会建设”的发言,就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关系、中国建设低碳社会的困境与出路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着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壮大,她必将成为国际环境社会学社区的重要成员,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中为国际环境社会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值此中国环境社会学快速发展、国民环境教育需要继续加强的重要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社会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研究,展示环境社会学者学术研究成果,凝聚学科共同体的力量,提升环境社会学品质,以加强环境社会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面向公众传播环境知识、改进环境教育,我们采用当今时代的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环境社会学网”这样一个虚拟社区,并设置了“学术动态”、“环境新闻”、“研究机构”、“学术论文”、“环境政策”、“环境数据”和“发展研究”等栏目。我们衷心希望这个“社区”能够成为环境社会学者、学生和相关人士的共同家园,并期待得到大家的持续关注、参与和支持!

 

 

    联系人:李锁成

    联系电话:010-62511143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01386


 
欢迎访问中国环境社会学网,您是今天的第  位访客!      网站总点击量
Copyright © 2013-2018 Chinese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环境社会学网     读者信箱:ces@ruc.edu.cn